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【发育迟缓】儿童发育迟缓常见的几个知识点

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,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,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,但是高危儿存在的一系列神经发育问题

发育迟缓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早发性慢性神经系统疾病,发病率高达9.9%居全球第二(2014-8-14 人民日报)可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,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终身残疾,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.天津自闭症康复机构

发育迟缓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,虽然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但是现在仍然缺乏一致性和标准化,不同的国家及研究学者有多种类似的描述。

发育迟缓主要特指6岁以下的孩子在发育早期的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、语言理解和表达、认知等发育指标存在显著延迟,具体包括体格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缓、运动发育迟缓、言语发育迟缓等。

临床表现

一、体格发育迟缓:

体格发育指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的发育,可用靶身高预算公式计算孩子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,靶身高预算公式:男孩平均靶身高=(父亲身高+母亲身高)/2+6.5 cm 女孩平均靶身高=(父亲身高+母亲身高)/2-6.25 cm

二、运动发育迟缓:

运动发育迟缓是指婴幼儿的抬头、翻身、坐、爬、站、走、跑、跳等粗大运动发育落后或者是抓握、大拇指和食指捏起东西、转动脚趾等精细运动的发育落后,没有达到应有月龄/年龄的水平,而在认知和言语方面基本正常,可用GMFM88项粗大运动评分量表、FMFM精细运动量表、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等进行评估判断。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一般预后良好,短期干预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,但部分孩子在婴儿期内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,将来可能发展为进行性运动障碍和运动失调或脑性瘫痪,需要仔细鉴别。

进行性运动障碍和运动失调起源于儿童期的慢性神经系统障碍,使大脑发出的信号不能准确地传递给肢体,从而导致运动协调障碍,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持续终身,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。进行性运动障碍的诊断要点:1、运动协调能力低于实际年龄,可表现为里程碑式的运动发育指标明显落后

(运动功能发育规律:二(月)抬、四翻、六坐、七滚、八爬、十站、周会走、二岁跑、三岁单足跳)2、运动协调能力障碍明显影响了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;3、排除慢性疾病,如脑性瘫痪和脊髓性肌萎缩等引起的运动障碍(脑性瘫痪的诊断要点:1、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明显落后 2、姿势异常及运动模式异常 3、肌力 肌张力异常 4、临床检查如MRI、颅脑CT、脑电图、肌电图等)

三、语言发育迟缓:

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孩子在语言发育过程中,落后于正常发育速度,未达到其年龄相应的水平,具体表现:1、应该说话的年龄仍不会用语言表达  2、开始说话后,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 3、虽然会说话,但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 4、语言应用、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孩子  5、只会用单词交流,不会用句子表达  6、交流能力差,回答问题时反应差  7、言语理解困难,遵循指令困难等

语言发育迟缓作为一种临床表现,可以单独存在,如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,也可以是孤独症谱系障碍、听力障碍、智力障碍等其他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

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的病因目前尚未研究清楚,可能于脑组织的某些感知功能异常有关,主要由先天因素所致

四、精神发育迟缓

精神发育迟缓又称智力低下,主要以认知功能损害和适应能力缺陷为特点。曾经被定义为智商(IQ)小于70的疾病,并一度几乎以IQ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,但现在认为,只有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共同缺陷才可作为诊断依据,因此,一个低IQ的孩子不能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缓。

精神发育迟缓的诊断要点:1、智力水平比同龄正常孩子明显低下,IQ低于人群均值2个标准差,一般IQ低于70  2、适应行为存在缺陷,低于社会要求标准 3、起病在发育年龄阶段,即18岁以前
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