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仿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之一。正常发育的儿童很容易模仿,但是孤独症儿童很难去模仿,甚至有的孤独症儿童模仿能力很差,我们很少能看到孤独症儿童去关注其他幼儿玩玩具并模仿,或在家里观察家长做家务并模仿,对孩子来说,学会模仿极其非常重要的,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,老师会先教大运动训练,教孩子模仿踩脚、拍手,然后再教小肌肉运动模仿,接着是口部运动模仿,最后是口语模仿。天津自闭症康复中心
虽然在使用语言行为方法时非常重视模仿,但是不必等到大运动训练很彻底才开始进行口语模仿或仿说。
1.大动作模仿→2.精细模仿→3.口型模仿→4.语言模仿
在这里我们举几个模仿的例子:
1、粗大动作模仿:指令“这样做,像我这样做,等这样的指令”老师示范一遍动作,孩子跟着模仿,(拍腿,摸头等都是大肢体动作);
2、操作物体的动作:把一个东西放在另一个盒子里(抛球,叠积木,梳头等);
3、离开座位的模仿:敲门,拜拜,抱抱,开关抽屉等;
4、模仿其他人的动作:指令“学他做”;
5、精细动作模仿(手指操,捏橡皮泥等);
6、模仿两步以上的动作;
7、模仿不协调动作以及两步以上的动作;
8、模仿动画里的/图片上的动作;
9、口型模仿(语言模仿前期);
10、发音模仿(语言模仿);
玩具是很好的开始,在玩具的选择上,家长应以容易操作、孩子感兴趣为标准。玩具的作用很大,因为孩子会觉得这个很好玩,而察觉不到其实是在完成任务。比如,说“这样做”,拿汤勺喝水,辅助他,撤出辅助;然后再给指示:“这样做”,假装用汤匙喂一个娃娃。
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。
老师:说“这样做”,同时将玩具车在桌上来回移动,立刻用全躯辅助帮星星来回移动玩具车。
除了玩具模仿,建议也可开始运动模仿课程。
这是孤独症儿童学习肌肉运动模仿技能的一个范例。
老师:“这样做。”拍手,同时给予部分躯体辅助。
儿童:拍手。
老师:“对了。这样做。”拍手。
儿童:没有辅助,拍手
老师:“这样做。”双手摸头。
儿童:双手摸头,没有辅助。(没有辅助是因为这是先前已学会的技能。)
老师:“太好了!做这个。”拍手。
儿童:拍手,没有辅助。
老师:“做得太棒了!”用一根羽毛给儿童痒。
总结一下:当教孩子模仿的时候,不能把这个动作说出来,只能做给孩子看。可以说,跟我这样做。但是教指令的话,就不能自己也做动作。
孤独症孩子常常不能够按自己的意志以身体完成一些动作表现,会哭,或惶惶不安。所以,要尽早让他们学会以身体语言作为沟通手段。开始学习身体模仿时不要太复杂,简单的像“拍拍手”即可,训练时间不必专门设定,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寻找合适的内容练习,比如握手、拍手、举手等。
孩子能注意别人在做的事,然后积极模仿,这是值得鼓励的。如果他注意到别人在写字,然后拿这个人的笔仿写。这说明他开始关注别人的行为,而且能将别人的想法转化为自己的行为。所以,为了扩展这种模仿行为,老师或者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游戏,给出一个示范行为。
以搭积木为例,可以先在孩子面前将积木放好;将积木搭在孩子面前的积木上;对他说:“你来放一块。”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提高孩子对老师的注意程度,最终引发他的模仿行为。 但是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模仿,孩子的模仿模式就太形式化了,有必要教他们学习有意义的模仿行为。
洋洋特别喜欢球,经常拿着球在身上手上来回滑动,家长想要让洋洋用脚踢球,并能用球完成一些游戏,以便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去。那么家长是如何做的呢?
模仿儿童的行为
家长和洋洋面对面坐好,拿起一个和洋洋手里一样的球,和孩子做一样的动作。例如,洋洋拿着球在胳膊上来回滑动,家长也拿着球在胳膊上滑动。孩子开始,家长也开始;孩子停止,家长也停止,直到孩子注意到了家长。
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。他可能会给你一些反应,他可能会观察你是不是能模仿他所有的动作。如果他注意到你了,模仿可以变为轮替制。儿童操作结束,你再操作,让儿童在你操作结束后,再次操作,形成轮替。轮替在模仿中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帮助形成模仿的规则。
当儿童和你轮替进行操作的时候,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动作,看儿童是否跟着你做出改变。例如,家长把球放在腿上滑动或在地上踢,但孩子没有跟随家长做出改变。家长选择多做几次并说“踢球”,引导孩子做出同样的改变。孩子在做到以后,家长适当引入了新动作,不论洋洋在不在辅助下完成这一模仿,家长在他完成后,都要立刻给予奖励来强化模仿这一行为。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辅助洋洋完成动作时,总是扶住洋洋的手臂或手腕,让洋洋自己抓握物品,避免孩子误认为需要把自己的手交给家长,让家长来操作。
小明总是面无表情,高兴难过的时候不会表现,安静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不愿意靠近,觉得他凶。
孤独症儿童的表情往往僵硬、不自然,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优先。用儿童喜欢的事物来引起儿童的一些表情,在自然的情境中模仿表情。天津自闭症康复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