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的天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机构的孩子都有说话迟缓现象,特别是无发语状态被认为是问题所在。据说,约半数的自闭儿是属无发语状态,也就是无法得到会讲话的欲望。
这些孩子们对声言的注意力很困难,也欠缺模仿种种社会行动的能力,再加上比手划脚的身体语言、眼神等的非语言行动之欠缺,造成其思考及象征机能未发育之特征一一出现。
语言特征:因为自闭症是一种症候群,语言行动的障碍也会呈现各种状态。他们的情况似乎有很大的个人差异。举例如下:
1、不会说话或是话题受限制。
2、虽然能理解话语,但对特别的抽象语言理解则很困难。
3、有事时就应声,也有迟缓的应声。
4、自言自语,或是一直反复地说同样的话。
5、主词或人称代名词的使用,有混乱现象。
6、构音、音调、节奏、音的高低、大小都有异常现象。
7、有自己造话的独特说法。
8、助词及助动词的使用困难,造成构文的不成熟或顺畅。
9、不会把声音、动作或表情,当交流工具来使用。
而这些孩子会无语言表达的原因,有人认为是声言的体制化(哭声|高低的发声|发声的多样化|呢喃的出现|单语的出现等发育的变化)和记号化(以声音为记号,使用知觉)的能力欠缺所造成。
这些孩子们在此种缺陷的情况下,就没有使用语言的经验。因此,错过了学习说话的适应时期,而使语言发育的情况变糟。
10、虽然学会说话,正如前列所记的,有很多人有异常的障碍,所以对于会说话的自闭儿,但却有以下异常特征出现的情形:
11、不会把说话作为社会交流的工具,也不会把动作和表情做交流的手段使用。
12、就算听见了对方的问话,也无反应,那么就无法进行交流的会话,自然不能相互沟通、对别人毫不关心。只是,对同话题、同问题一再反复的说出来罢了。
13、用固定的记号回答,再添加个人 意思,隐喻的说出特异话语等的模式。
有人把会说话的自闭儿语言和精神发育的程度,分为迟滞群及发育群。
在此的迟滞群,因为没有自己创造语言来使用,所以就会自言自语,或莫名奇妙的应声之类的自闭式语言症状表现出来。
而发育群也有同样的症状出现,所以这些症状就被认为是语言重要的基础。
照话学话
特征:在自闭儿中,常见到模仿他人口型说话的方法称为「照话学话」,专门用语是「应声」或「反响语言」。
对于会说话的自闭儿,有四分之三在幼少期时,有照话学话的现象出现,是属自闭儿的语言特征之一。
如果是随时照话学话,称为「实时回音」,而若隔了一段时间之后,再模仿别人说过的话,则称为「迟滞回音」。
指导方式
(a) 教导「不知道」的用语
不是一味教导有关适当的应答,而对于所提出的质问或指示不知如何应答时,就用「不知道」的一般性回答方法教导他。
这时,首先要准备孩子无法回答的问题,或是日常的质问及指示的意义。在指导之时,做了质问及指示之后,指导员要先说「不知道」,当孩子也用「不知道」做照话学话时,要让孩子知道这是适当的回答,并且应称赞小孩子(回馈)。
按这个方式反复去做,指导者要次第地把「不知道」的做法减少,也就是「不知...」、「不...等等,说了简短的不知或不之后,让孩子自己说出「不知道」的这种方式来指导。
这是经过研究成功的方法,除了指导、质问以外,用这种方式的对答,能扩大为一般会话。要实践之时,应利用适当的机会,把同样种类的方法合并来实施。
(b) 教导适当的应答
就是对日常使用的质问或指示,不是用照话学话的方法,而是用适当应答的方式教导。方法同前。
在质问及指示后,适当的应答话语由指导员说出(例如:要去哪里?教室),把应答部分予以照话学话后,若孩子会回答(「教室」),就要夸赞他,并且一再反复地做。
开始时,限定用日常生活的话题,把会话项目控制在很低限制内实施,就不至造成混乱。
(c) 其它的留意点
以上,就是自闭儿照话学话(模仿)的教导方法,基本上是让孩子的交流能力扩大,所以当孩子对要求的语句,有了回答出现时,教导老师好好的夸奖孩子。
先安排彼此容易沟通的活动来教导表达的方法,把亲身的会话体验和语言的实感连结,这种学习方法,用有组织的方式安排是很重要的。